初中地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道东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2.通过阅读舆图,能够从图中获取相应地理信息,提升识图、析图能力;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提高团队意识与互助能力。3.形成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看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漫衍特点和气候特点。难点:山河漫衍及气候特点和对人类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历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歌曲导入法。给学生播放李谷一先生的《赠缅甸友人》,引导学生注意听其中的歌词: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相互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提问学生:这里的江水是指的哪一条江?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导入到新课。环节二:新课教学1.地理位置与国家【教师运动】出示世界舆图和东南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视察,点拨识图技巧。
【提问】你们能从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吗?并试着说一说他们的地理位置特点?【学生回覆】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类似于一个十字路口。【教师总结】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大致位于23.5°N与10°S之间。【教师运动】出示世界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找出东南亚地域的主要国家有哪些?哪些与我国接壤?(学生讨论回覆)【教师总结】东南亚包罗的国家主要由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11个国家,其中与我国接壤的有老挝、缅甸、越南。
2.自然地理特征【教师运动】出示中南半岛的地形图,引导学生联合课本视察。【提问】中南半岛的地形、阵势有什么特点?与之相关的河流呢?【学生回覆】山河相间,阵势北高南低。河流由北向南延伸。【教师总结】中南半岛的阵势大致北高南低。
北部的阵势高峻,与中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漫衍的地表形态。河流上游湍急,流速快,水力资源富厚,下游水流平缓。【教师运动】引导学生回首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出示中南半岛的年气温和降水漫衍图。【提问】中南半岛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讨论回覆)【教师总结】中南半岛大部门为热带季民风候,有旱雨两季。
每年的6—10月盛行西南风,为雨季;每年的11—次年5月盛行东冬风,为旱季。【教师运动】展示马来群岛的分层设色地形图,马来群岛的年气温和降水漫衍图。
【提问】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划分是什么?(学生讨论回覆)【教师总结】马来群岛岛屿众多,其中大多数岛屿阵势崎岖,山岭许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赤道横穿马来群岛中部,群岛大部门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拓展延伸】【提问】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如此这般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运动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回覆】人口大多漫衍在平原地域。
【教师总结】人口集中漫衍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而山区和岛屿则人口稀少。水热条件好,生长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作业: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并完成下表:。
本文来源:爱游戏app体育官方下载-www.teswood.com
13622077337